* 討論焦點:論原文「冗長」的重要性
只要是散文類的課文,讀起來偶爾會有「過渡不足」與「情緒太過誇張」之感。但編者有編者的難處:課文篇幅就只能這樣。
(請自行在網上搜尋課文)
第一~四段:
◎ 讀第一遍:
中速閱讀,讀完了「隔天翻閱報紙」這段,依舊對作者為何對爸爸的閱讀那樣的好奇沒有太深的感觸。下一段最後一句卻接了:「令人迷戀!」這裡無法產生共鳴。
◎ 讀第二遍:
慢速閱讀,從「只留一盞燈」想像那個昏暗、酒黃的情境,加了冰塊的金黃色威士忌,又伴隨濃郁的酒香。在腦海中勾勒出情景,想像自己也聞到酒的薰人氣味,嗯!可以,有「神祕」之感。不過,對於「閱讀」這件事來說,還是沒感覺。感覺燈光、酒香才是這個氛圍的「大功臣」。
◎ 讀原文:
我終於懂了!原來,客廳裡不只爸爸,還有加拿大的堂哥,一邊抽著捲菸,一邊讀武俠小說!「難得看見的堂哥」、「菸草味」,加厚了整個背景的味道。重點:「武俠小說」,終於看到與「閱讀」相關,又能帶給我「神祕感」的書。
第五段:
原來,原文只有「這般浪漫,這麼有味道,
令人迷戀!」沒有「令人迷戀!」若以一個杯子裝水的程度來比喻這些詞,如果「浪漫」、「有味道」9分滿,「迷戀」那水就溢出來了。
第六段~第九段
第九段特別的轉折,感覺勾起作者傷心的回憶。最後一句,我覺得是很重要的重點。「當時的那個人、那些朋友,還在的又有幾個?」反複反複讀,對照前面「沖洗出來給彼此留念的照片」,感覺作者對「那個人」或那些人,有缺憾,可能因為一些原因,人生路上,走著走著就散了。
第十段
第九段留下的「頭」,還沒有解,就結尾了!感覺一直在虛無縹緲間,尤其最後一句「最純粹的感動」,九、十兩段讀好幾遍都抓不準那個感動象徵什麼。
看完原文,原來是跟那張「照片」有關,回頭往前看,為什麼要把「好不容易沖洗出來的照片」變成書籤呢?原文在該段落還提到「垃圾」。是不是表示,與影中人情誼不再,因此明明是這麼不容易沖洗出來給彼此留念的照片,卻也隨手拿來成了可能毀損、弄丟的書籤?
那麼,「最純粹的感動」,是不是就是當時相處那單純的美好?一個「想到你我就覺得幸福」的感覺,儘管走散了,依然可以靠著那些書來定位、靠著那些書籤來回味那曾經的美好。
所以呀,原文冗長有時候是真的很重要呀!散文得「沉浸」在裡頭才能感作者所感。因此,凡教師手冊有原文,必讀!如果有需要,全文或節錄原文,讓學生也一起分析比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