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

第十課 狐假虎威

「以下句子中的『之』是:1.代名詞、2.助詞、3.動詞、4.形容詞?」

小時候,遇到這種問題總是暈頭轉向,因為實在不懂什麼是「助詞」,為什麼又「無義」?到底幫助了什麼?又為什麼這種幫助沒有意義?所以初學時常常用「排除法」來選擇答案。

★一課一重點:(閱讀理解──由上下文推測用字)本次課程我使用一般高中老師常常在做的方式:盡量依照原文的組字順序來翻譯,使得原文的字都能對照到語譯,這樣的翻譯,雖然不是最通順的,卻可能是較能讓學生了解原文與個別字詞涵義的。實際施作時,先朗讀原文,讓學生猜測寫下;再朗讀語譯,讓學生透過語譯修正猜測,修正後再錯的,大部分便是學生真正需學習的新知。

★設計動機:對於初步接觸文言文的學生來說,即使看了課本的注釋、語譯,也很難將自己理解的知識連結回原文;注釋太過片段、零碎,要將注釋的解釋套用到文章中,常常需要再修改用字,而,語譯為求句子通順,組句方式常與原文大不相同;因此,我想嘗試看看這樣的設計,是否能幫助學生更理解原文。


一、由上下文推測用字

(一)聽寫課文,寫出已知的字詞

關於聽寫課文能夠引起學生對課文的好奇,溫老師有教,我都有在聽:
  1. 教師朗讀一~兩遍課文(次數視情況而定),請學生依據自己聽到的內容,用鉛筆寫下原文。
  2. 教師朗讀語譯:向學生說明,語譯是對照著原文來翻譯,因此,聆聽語譯時,請依據語譯的意思,修正自己先前寫下的原文;請學生用藍筆修改,修改時,不要擦掉原本的字,而是要用藍筆劃掉,將修正的字寫在旁邊;若學生不懂,可以示範第一句。
(二)對照原文,找出真正不懂的字詞
  1. 請學生翻開課本,對照原文,拿紅筆,把錯誤的字劃掉,將正確的字寫在旁邊。
  2. 將寫錯的字在課本中用螢光筆或紅筆標注起來,若該字有注釋,連注釋也畫起來
  3. 小組討論,票選3~5個難字、難詞,連同注釋寫在小白板上,將小白板貼到黑板上
  4. 教師帶領全班討論各組的難字、難詞
※ 以上的操作有幾個目的:
  1. 鉛筆書寫的部分,有些字詞學生能從原文上下文推斷,有些則很難做到
  2. 藍筆修改的部分,則能區隔出學生只是因為不懂句子意思而寫不出字,還是即使知道句子意思,也無法對照寫出。
    →相信透過這個步驟,許多學生能將正確率提高到八、九成。學生有了自信,對文言文也就不會那麼恐懼。
  3. 紅筆修改的部分,就是學生即使知道句子意思,對照回字詞,也無法寫出正確的字,這種情況又可至少細分為兩種:一是,不小心寫錯,或類似舌尖效應(看到答案立刻馬上可以理解,只是第一時間無法主動寫出),二是,真的不會
    第二種情況,便是真正的教學重點
(三)精讀課文:教師講解原文,並在學生「真的不會」的地方停留講解;經過以上的步驟,學生真正要用心學習的字義已經減少許多,這篇文言文對他們來說也就沒有那麼難了。

(四)之乎者也:助詞大觀
本篇教學還有一個重點,便是「助詞」。

什麼是助詞:幫助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完整;助詞又細分成「結構助詞」、「時(動)態助詞」、「語氣助詞」,小學生並不需要了解這麼詳細,不過,如果我們先了解,在教學上,便更能幫助學生理解何謂助詞。

如何和學生解釋何謂「助詞」

A: 舉例(舉例不只是孟子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好朋友):

  1. 「這是我的書。」「的」本身沒有意義,但如果沒有「的」,便不成句。(結構)
  2. 一個人回到家,除了說「我回來」,還會在後面加上「了」,整句變成「我回來了」,「了」本身沒有含意,但加進句子裡,幫助句子表達「回家」這個動作的完成。(時態)
  3. 「有人知道下午第一節是什麼課嗎?」去掉「嗎」,我們會覺得問題沒有被問完。(語氣——疑問) 

如何解釋「狐假虎威」中的助詞

  1. 子無敢食我也」:不論是我的翻譯「啦」,還是課文中的語譯「呢」,都屬於「語氣」助詞,這是輕蔑的語氣,表示狐狸對老虎的舉動不屑,不放在眼裡。
  2. 是逆天地命也」:去掉「也」,意思也已表達完整,加上「也」,意思更為肯定、明確,屬於「肯定」語氣助詞。
  3. 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這句的「之」,相信對學生來說是最難理解的部分,不過,搭配白話文語譯一起看,便十分清楚。我們可以從反向思考來看這一句:「如果沒有之,會被讀成什麼樣子?」
    A句:按照閱讀理解順序,我們會先讀到「觀百獸見我」,意思是「看看百獸看到我」,到這裡,看看百獸的什麼事呢?看他們「看到我」這件事,但事實上不是只是「看到我」而已,而是「看到我有敢不逃跑的嗎」
    B句:整句讀完,我們便會回頭修正自己斷句的地方,修正成B句的樣子;看看百獸的什麼事呢?「看到我有敢不逃跑的嗎?」這件事。
    因此,若在「觀百獸」和「見我而敢不走乎」之間,加上助詞「之」,能幫助閱讀理解。(結構助詞)
  4. 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去掉「也」,意思已表達完整,屬於「肯定」語氣助詞。
  5. 以為畏狐也」:去掉「也」,意思已表達完整,屬於「肯定」語氣助詞。
※ 以上的助詞判斷是我自己理解的,若老師們有不同的想法,非常歡迎討論!有想法拜託留言跟我討論!希望能交流求進步!

※ 教學想想
  • 比起無腦的背誦,有意義的記誦更好
  這並不是說我完全反對背誦,而是我看到有些學生在背誦方面真的有困難,硬是要他們背起這篇文章,再要求不會背的抄五遍,實質上不但沒有學習成果、懲罰了學生,還貶低了文本價值。
  因此,本課的背誦我會這樣做:同樣請學生要背誦,同樣要考默寫;筆試前,兩兩互背給同學聽,考默寫時,加入語譯朗讀;至於加在哪個地方,則可以選擇:學生先默寫10分鐘→朗讀語譯,供學生修改;也可以朗讀一句語譯,學生就寫一句原文。實際做法我想徵詢學生意見。

 

2 則留言:

  1. 吳老師好,本課現在仿造您的教學方式去操作,至少孩子們初步的反應都是不若以往遇到文言文的絕句律詩就只有背誦然後語譯注釋看一看本課就結束,參與度還不錯。大多孩子確實聽寫時錯最多的為(長-掌)與(天帝-天地)、(吾-毋)等字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老師分享!
      我們班還有「畏-為」、「觀-關」,另外「以我為不信」也有幾個人即使聽了語譯,在腦海中也無法組句。後續教學時間比起講解全文快很多,至於效果,等小考才知道。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