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第四課 朱子治家格言選

有時候遇到主題比較嚴肅的文章,或是文言文,都可能需要花比較多心思思考如何與學生經驗連結,這一課,「雙重享受,同時擁有」。

★一課一重點:(寫作)連結生活
★設計動機:本課節選的格言,在現代仍是重要的價值觀,我希望學生能藉由本課將自己與這些道理連結,並深思、內化。

嚴肅的文章,指的是伴隨著說教性質,但卻未必用有趣的預言或故事包裝,上起課來也容易陷入「說教」模式(其實是自己很愛說,愛牽拖XD)。

要了解文言文,許多時候必須先了解作者的性格、生平經歷,更甚或時代背景;關於作者背景,該說多少、說哪些,才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卻又不會補充太多,讓他們「霧煞煞」,需要我們細細忖度。

破解方式很多,這一次我打算這樣做:
從自身經驗出發->連結課文->延伸補充->迴響(連結自我)
  • 關鍵提問一從自身經驗出發->連結作品簡介):
(先不翻課本,本堂課前不做預習單)
  1. 平常家裡的長輩會提醒我們很多事,請分享你曾經聽過哪些事?
  2. (承1)與品德相關的事情又有哪些呢?
-->若長輩把提醒你關於做人處事的重點記下來,或寫成短文,這就是「家訓」。
 
在古代,很多長輩為了教導晚輩,都會寫下自己對晚輩的期許,像是《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朱子治家格言》等;有些人還會像是掛畫一樣,把家訓掛在牆上,供子弟時時記誦,念念不忘。
 
後來也有些人會把古人的家訓掛在自己家的客廳牆上,以此勉勵子孫。
 
(以上討論完後,出預習單作業;下一堂課,翻開課本,先讀作品簡介,再進入課文內容深究) 
  • 關鍵提問二 課文內容深究):
  1. 課文節選了五則格言,每一則分別在說什麼?
  2. 這些事情的背後隱含什麼道理?
  3. 明末清初的這五則格言,在現代還適用嗎?
 ◎小組討論--我們班有7組,每組2句
    第一則(一粥一飯...物力維艱)--1組
    第二則(宜未雨...臨渴而掘井)--1組
    第三則(器具質而潔...勝金玉)--1組
             (飲食約而精...勝珍饈)--1組
    第四則(施惠勿念,受恩莫忘)--1組
             (凡事...得意不宜再往)--全部人(較難)
    第五則(人有喜慶...生妒忌心)--1組
             (人有禍患...生喜幸心)--1組
 上臺發表:先依語意翻譯,再說明隱含的道理
 全班討論:統一歸納每一則的文意,並請學生舉出相對應的實例


 全班討論:這五則格言在現代的適用性
    • 即使是古人的話,到了現代依然能提醒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
學生或許會說出意料之外的答案,只要合理即可,例如:
 
我覺得古人的生活環境和我們不太一樣,有些不太合適,像是「瓦缶勝金玉」,現在到大賣場,很多碗都滿漂亮的,也不貴,印象中好像沒有看過「瓦缶」。
 
如何回應?
 
其實,這些格言內容說了什麼,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背後隱含的道理,如果這個道理到了今日還適用,而我們也想使用的話,那麼就可以修改原來的句子,讓文句情境更貼切我們的生活,如此一來,古人的格言依然能提醒我們重要的道理。
 
所以,這一句可以這樣修改「器具質而潔,實用勝名牌」,一個普通的包包,和一個名牌包包,價差很大;當然,並不是說同樣好用,有牌就不好,重點在「節制」;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舉例。
  • 關鍵提問三 課文延伸補充):
  1. 課本選的五則格言背後強調的道理仍適用於今日,但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其它格言呢?
    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
    以現代重視人權觀點來說,像是家中因照顧長者的需求聘請的外籍看護,我們沒有權過問他們的穿著打扮,這是他們的自由,妻子也是一樣。

    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以現代觀點來說,讀書的目的很多,修身是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但已不是全部;現在社會上許多行業對於學歷皆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登科第」也滿重要的。
  2. 有沒有哪些道理在古代可能不重要,而現代卻需要強調的呢?
    例如:愛護大自然、保護海洋、少製造垃圾等環保問題。
  • 關鍵提問四 迴響):
富含啟示的文章,最終就需要設計活動,讓學生連結回自我,以收潛移默化之效
  1. (此次我會這樣做)想像你長大了,有一個自己的家庭,你希望提醒子孫一些做人處事重要的道理,你想提醒他們哪些事?
    設計理由:通常讓學生反省,他們不一定會誠實面對自己,我們也就很難知道他們是不是有接收到這些重要的道理,但是如果讓他們來「教訓別人」,就很容易看出來囉!
  2. (可參考前輩教學)林怡君老師的分享:朱公託夢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g4LGg1NeB0E3EzdIT7BzrgSlP4quJuvve2QyjMwGf_g/edit
    • 可以出成個人或小組課堂作業、小日記或者作文。
  • 教學想想(供大家一同思考,未必會在課堂提出)
  1. 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以這一課來說,有沒有文學之美?
    有「對句之美」;為什麼許多古人都能信手拈來,寫出這麼多對句,是有時代背景因素的,以朱柏廬來說,他是明末清初的人,我們可以透過這篇文章明末清初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第5頁開始)來了解當時人練習對句的情形。
  2. 為什麼要讓學生看不合時宜的格言?
    「理解」不等於「認同」。有些人擔心文言文中會有「中華一統」、「五倫綱常」的思想,會「洗腦」學生,不過,其實如果老師正確引導,不太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思考者,只要我們不刻意灌輸他們什麼觀念,而是多方並陳,讓他們思考、探討,依正常情況來說,學生自己會得出正確的價值觀,或者說,得出不像被洗腦的結論;因為他們資訊充足,也沒有威權政府「希望」他們怎麼思考。另外,其實不只文言文有這樣的問題,許多白話文也會刻意引導讀者偏往某個方向思考,所以,關鍵還是在老師身上,我們要先能明辨慎思。
      此外,透過課堂的引導,學生可以比較朱子生長時代與現代的差異;這樣的比較,
    學生就能從中學習如何閱讀與自己生長背景迥異的人的文章,培養比較分析、詮釋整合的能力
      像是上學期的「山豬學校 飛鼠大學」與習作中的「西雅圖酋長的話」,還有甲乙本中劉克襄的文章,三篇文章並陳,便能夠比較「觀點」,不同的文化背景產生不同觀點,導致不同人用不同的眼光與角度看待、對待大自然。
      撒可努及其父輩,還有印地安人,與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夥伴關係;酋長口中的白人,認為自然是物盡其用的資產;劉克襄則是欣賞、愛惜與尊重自然,但他的衣食並不依存自然。
      讀其中任何一篇文章,固然都能與自身相對照,不過三篇讀完再做一次比較詮釋,又是另一種閱讀理解的境界。愈多這樣的練習,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對於作者與文章時代背景會愈敏感。
  3. 喜歡看文獻的老師們,可以再看這篇:試論明末清初遺民儒學中的倫理掙扎,便能更理解朱柏廬堅決不出仕的心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